【包装技术】蒸煮袋的解决方案
1、可采用高温杀菌,且时间短,内容物营养素很少受到破坏。包装软罐头的复合薄膜可以耐受120℃以上高温,且传热快,杀菌后的冷却时间亦短,整个杀菌时间比刚性罐头缩短1/2,有利于保持内容物原有的特色。
2、可在常温长久贮藏或流通,且保存性稳定。软罐头是密封包装的调温杀菌制品,故无需冷藏等特殊的保存条件。在常温条件下的普通仓库、货架即可安全存放。软罐头包装材料化学性质稳定,其表面无金属离子,不会与内容物发生化学反应。
3、携带方便,开启简单安全省时。
4、节约能源,降低成本。软罐头食品加热食用,只要放在开水中烫煮3~5分钟,可节约大量能源。
5、软罐头容易受损、泄气,使内容物腐败变质。因软罐头包装封口柔软,易受外压破损,使真空度降低和受污染而腐败变质。
1980年前后我国开始软罐头食品生产引进与开发。上海原酱菜三、四厂透明袋装酱菜上市并出口;"泰康"引进日本生产线,蒸煮袋烤麸、罗汉斋等菜肴上市;浙西山区蒸煮袋孟宗笋、玉兰片预制品陆续出口日本,后又部分内销;之后,果冻产品开始进入大规模生产。
随着国内软罐头包装材料、真空封口、高压杀菌等设备制造业日益发展,到90年代中、后期,全国各地禽、肉、水产、豆制品等各类调制食品和调味品蒸煮袋食品陆续涌现市场,因具有与硬罐头一样常温流通的优点,各大超市、卖场和便利店以及各种食品、杂货店均有这类方便休闲食品出售。但是,由于不少厂家缺乏罐头加工的技术,虽是高温杀菌,但不少品种仍然添加了防腐剂,因此,不少软包装罐头已经不再是“罐头”,而是作为低温食品在市场上流通。因此,是不是属于罐头,要看其内容物是否添加防腐剂,凡是添加有防腐剂的产品,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罐头”,因为罐头的杀菌工艺决定了其不必使用防腐剂就能达到商业无菌的目的。另外,目前零售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标着"<25℃6个月"、"<20℃6个月",甚至">20℃120天,<20℃180天"保质期的蒸煮袋食品,还进入超市低温壁式风幕柜陈列。经过高温杀菌的软罐头食品,常温保存流通是该产品的特性,已达到商业无菌状态。需要冷藏法流通控制温度防止软罐头食品腐败的软包装食品,也不能成为软包装罐头。
进入21世纪,中国罐头行业开始重视软包装罐头的加工生产。不少软包装榨菜已经完全按照罐头工艺加工,同时,EVOH高阻隔透明包装材料开始用于杯装水果罐头的生产和出口,开始用于橘子罐头,之后推广到黄桃、菠萝等品种上,截至2006年底,全国杯装软罐头生产线已经接近40条,产量从2002年的数百吨发展到2006年的近3万吨。蘑菇、芦笋等罐头加工厂家也开始尝试采用盒状或杯状软包装材料包装。
高温蒸煮包材是指由多层不同功能的薄膜以粘合剂通过干式复合后制成的膜或袋,可热熔封口,并能经受高温蒸煮。这里说的高温蒸煮,包含三种情况:一种是100℃-121℃的半高温蒸煮,一种是121℃-135℃的高温蒸煮,还有一种是135℃以上的超高温蒸煮。
高温蒸煮包材由于要经受高温杀菌和常温下较长时间的保质期,所以对材料有以下要求:
第一、良好的阻隔性能;
第二、很好的耐热性及耐低温性能;
第三、很好的抗穿刺强度;
第四、很好的复合强度及热封强度;
第五、所用到的油墨及胶水也要有很好的耐热性及耐低温性。
1、产品分类(见表1-4)
表1-4 产品分类
类别 | A类 | B类 | C类 | D类 |
结构 | NY/CPP PET/CPP | NY/ALU/CPP PET/ALU/CPP | PET/ALU/NY/CPP PET/NY/ALU/CPP | PET-C/NY/CPP(*) PET/NY-C/CPP |
产品特点 | 透明,耐蒸煮 | 高阻隔,闭光, 耐蒸煮 | 高阻隔,闭光, 耐蒸煮 | 高阻隔,透明, 耐蒸煮 |
适用范围 | 中、轻量固液包装,普通耐蒸煮产品如酱料、肉类、果蔬等。 | 中、轻量固液包装,高阻隔耐蒸煮产品如香料、调味品、果蔬等。 | 高强度高阻隔耐蒸煮产品如板栗、酱料、高端肉制品、盐水蘑菇等。 | 高阻隔透明耐蒸煮产品如盐水蘑菇、新鲜果蔬、酱料、调味品等。 |
——PET-C和NY-C分别表示高阻隔PET和高阻隔NY。
——PET、NY、AL都是很好的耐温性材料;
——CPP 因为有普通型及高温蒸煮型之分,所以CPP一定要选择高温蒸煮型的。目前高温蒸煮型CPP大多是从日本、欧洲进口,121℃以下杀菌的CPP,目前国内一些大型CPP生产厂家可以生产,所以可以考虑国产料。具体CPP的类型需根据后续的杀菌条件及应用来选择。如果是做为易揭应用的就需要选择易揭型CPP。
——油墨及胶水也要选用高温蒸煮级的,高温蒸煮胶水有脂肪族和芳香族之分。从安全角度出发,建议高温蒸煮胶水尽量使用脂肪族的,特别是出口到一些对安全要求高的国家的产品。
高温蒸煮包装包含了高温蒸煮膜及袋,高温蒸煮包装必需对内容物提供足够的保护,因此高温蒸煮食品对此类包装提出了一系列的质量要求,具体如下:
2、外观指标(见表1-5)
表1-5 膜、袋外观指标
项目 | 膜 | 袋 |
褶皱 | 允许有轻微不影响质量的间断性皱纹,但不得多于总面积的5%。 | 袋身允许有轻微不影响质量的皱纹,但热合处不允许。 |
刺伤、烫伤 | 不 允 许 | 不 允 许 |
气泡 | 只能允许有不明显的气泡 | 袋身只能允许有不明显的气泡,热合处不允许有影响封口强度的气泡。 |
松驰、穿孔、破裂、粘连、异物附着、复合层脱离 |
不 允 许 |
不 允 许 |
膜卷端面 不平整度 | 膜卷表面基本平整, 端面不平整度:≤3 mm | ――― |
接 头 | 膜卷接头处图案要求对准,接合要求牢固,接头处须有明显的标志,接头处的标志特征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 ――― |
3、物理机械性能 (见表1-6)
表1-6 物理机械性能
序号 | 项目 | 指标 | ||||||||
A类 | B类 | C类 | D类 | |||||||
蒸煮前 | 蒸煮后 | 蒸煮前 | 蒸煮后 | 蒸煮前 | 蒸煮后 | 蒸煮前 | 蒸煮后 | |||
1 | 拉伸强度(纵、横向) N | ≥40 | —— | ≥50 | —— | ≥70 | —— | ≥50 | —— | |
2 | 断裂伸长率(纵、横向) % | ≥35 | —— | ≥35 | —— | ≥40 | —— | ≥35 | —— | |
3 | 复合强度 N/15mm | PET/ALU | —— | —— | ≥3.5 | ≥3.0 | ≥3.5 | ≥3.0 | —— | —— |
PET/NY | —— | —— | —— | ≥3.5 | ≥3.0 | —— | —— | |||
PET-C/NY | —— | —— | —— | —— | —— | —— | ≥1.5 | ≥1.2 | ||
PET/NY-C | —— | —— | —— | —— | —— | —— | ≥1.5 | ≥1.2 | ||
序号 | 项目 | 指标 | ||||||||
A类 | B类 | C类 | D类 | |||||||
蒸煮前 | 蒸煮后 | 蒸煮前 | 蒸煮后 | 蒸煮前 | 蒸煮后 | 蒸煮前 | 蒸煮后 | |||
ALU/CPP | —— | —— | ≥4.5 | ≥3.5 | ≥4.5 | ≥3.5 | —— | —— | ||
ALU/NY | —— | —— | ≥4.5 | ≥3.5 | ≥4.5 | ≥3.5 | —— | —— | ||
NY/CPP | ≥5.0 | ≥4.0 | —— | —— | ≥5.0 | ≥4.0 | ≥5.0 | ≥4.0 | ||
PET/CPP | ≥5.0 | ≥4.0 | —— | —— | —— | —— | —— | —— | ||
4 | 热封强度 N/15mm | ≥30 | ≥25 | ≥40 | ≥35 | ≥50 | ≥40 | ≥40 | ≥35 | |
5 | 抗摆锤冲击能 J | ≥0.6 | —— | ≥0.6 | —— | ≥1.0 | ≥0.6 | |||
6 | 氧气透过率 CC/(m2.day.1atm) | ≤100 | —— | ≤O.1 | —— | ≤O.1 | —— | ≤1.0 | —— | |
7 | 水蒸气透过率 g/(m2.day.1atm) | ≤15.O | —— | ≤O.1 | —— | ≤O.1 | —— | ≤1.0 | —— | |
8 | 蒸煮试验 | 无破裂、离层、渗漏且袋内外无明显形变 |
4、袋的耐压(见表1-7)
表1-7 袋的耐压
袋内容物的质量g | 负荷, kg | 要求 | ||
A类 | B类 | C类 | D类 |
无破裂、渗漏、离层 |
≤100 | 20 | 25 | 30 | 25 |
101~400 | 30 | 50 | 55 | 50 |
401~2000 | 40 | 70 | 75 | 70 |
> 2000 | 50 | 90 | 95 | 90 |
5、袋的跌落(见表1-8)
表1-8 袋的跌落试验
袋内容物的质量g | 跌落高度,cm | 跌落次数 | 要求 | ||
A类 | B类 | C类 | D类 |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各一次 |
无破裂、渗漏、离层 |
≤100 | 100 | 100 | 150 | 100 | |
101~400 | 80 | 90 | 130 | 90 | |
401~2000 | 60 | 70 | 100 | 70 | |
> 2000 | 50 | 60 | 80 | 60 |
6、卫生性能应符合GB9683-88的规定。
7、溶剂残留量不大于10mg/m2。
1、包装密封性测试:通过用压缩空气吹涨和水下挤压等方法来检测材料的密封性能, 通过检测可以有效地比较和评价包装的密封性能,为确定相关的生产技术指标提供依据。
2、包装耐压性、耐跌落能测试:通过检测高温蒸煮包装的耐压和耐跌落性能, 可以控制周转过程中的耐破裂性能和比例。因周转过程情况千变万化,针对单个包装做耐压检测和对整箱产品做耐跌落检测,并且对不同方向做多次检测,以求对包装产品耐压和耐跌落性能进行综合分析,解决产品在运输或中转过程中因包装损坏而发生的问题。
3、高温蒸煮包装的机械强度测试:包装材料的机械强度包括材料的复合剥离强度、封口热封强度、抗拉强度等,如果检测指标不能达标容易在包装运输过程中破裂或者断裂,可以通过万能拉力检测仪根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标准方法来检测并判定合格与否。
4、阻隔性能测试:高温蒸煮产品一般都是包装极富营养的内容物如肉类制品等,极易被氧化变质,即使在保质期内其口感也随日期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要想确保其营养、风味及质量,必须采用阻隔材料,也因此需对包材进行严格的透氧与透湿性测试。
5、残留溶剂检测:由于在高温蒸煮生产过程印刷和复合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工序,而在印刷和复合过程中溶剂的使用是必须的, 溶剂是一种有一定刺激性气味的和对人体有危害的高分子化工材料,国外的法律法规对其中某些溶剂如甲苯丁酮等有着非常严格的控制指标,因此在印刷半成品、复合半成品和成品生产过程中都要检测溶剂残留,以保证产品是健康和安全的。
虽然国内外高温蒸煮软包装已经发展了多年,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依然还有很多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包材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也有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对于软包装了解不足够或者使用适合刚性罐头杀菌的杀菌设备而没有必要的调整工艺而出现。常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涨袋:主要原因有封口处被污染造成假封,导致氧气进入袋内,因此细菌繁殖造成涨袋;或者在封口处由于封口隧道而没有完全密封,内容物变质发酵而出现涨袋;或者是选择了阻隔性不好的原材料,使得氧气进入导致内容物变质而涨袋;也有在生产或者运输过程中包装袋受到内容物骨刺或者外部异物尖锐所刺或者摩擦等现象而出现袋面穿孔,同样会导致污染内容物而变质涨袋等。
2、爆袋:由于蒸煮时反压控制不当,造成袋子内部压力远大于高温蒸煮锅内的环境压力,会引起涨袋甚至爆袋。如果内容物所装是液体,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严重的颠簸会导致袋子内部的液体过度冲击袋子的封边而可能导致破袋。或者由于涨袋严重而使得封边承受不了压力而爆袋。
3、高温蒸煮后袋面出现皱褶:由于原材料选择不当,造成复合材料中不同组分的原材料对蒸煮时温度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出现变形量不同而导致袋面皱褶;另外由于反压压力控制不好,反压过大而导致材料发生永久性形变;同样也有可能在进行真空封口时,真空度过大,导致材料变形等。
4、热封边破裂:此现象出现的可能原因有在制袋工序中封口温度和压力过高,导致破坏材料降低了封边的强度;或者在封边处出现了热封气泡,造成了热封边的局部薄弱点而在外力影响下产生破裂;胶粘剂或者油墨选择不当,在热封高温高压下或者在高温蒸煮时的高温和高压导致复合强度降低,出现复合剥离,最终使得封口强度仅仅是热封层材料的强度,当支撑不住内外力时就会出现封边破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凑的不断加快,对快速、安全、方便的包装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高温蒸煮包装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而且对高温蒸煮包装的性能及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要求包装材料对内容物的保护更加有效,包括更好的阻隔性、更好的强度和耐候性;更加合理的设计;对环境更加有利,可回收再生;个性化;因此透明可视高阻隔高温蒸煮包装就逐渐成为高温蒸煮软包装的流行趋势。与传统的铝箔蒸煮包装相比较,由于采用透明可视高温蒸煮包装,消费者可以直接看到内容物的质量及色泽,包装袋可以经过金属探测器,可以微波炉直接使用,而且阻隔性能也可达到1.0以下。现在,这种软包装材料已经成功地应用在罐头食品包装上。这种包装采用了透明的耐高温蒸煮高阻隔性材料与NY,PET,CPP复合而成。其独特的高阻隔性能,UV阻隔性能,及成袋后的阻隔性维持,特别适用于高阻隔和UV阻隔性能要求的包装,例如盐水蘑菇,竹笋,清水马蹄,米饭,玉米,蔬菜,水果等的包装。同时,该包装可使内容物在保质期内不变质,不变色,完全可替代马口铁罐包装。
所谓软罐包装,是指采用聚酯、铝箔、聚烯烃等材料复合而成的多层复合薄膜,用粘合剂将其热合后切制为一定尺寸的软质包装容器,用于肉食、果蔬包装,一般以蒸煮袋最为典型。常见蒸煮袋制作材料包括PET、铝箔、BOPA和CPP等,这些材料在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剥离强度和耐冲击性能等)、物理性能(阻湿性、阻氧性和耐寒耐热性等)方面各有优劣,因而在生产中会根据内容物的种类和要求,采用两层、三层或多层复合结构,以获得最佳性能。此类包装的壁薄且热传导性能佳,在短时间内即可达到灭菌标准,从而节约能源。由于袋装占用空间少、易携带,运输和贮存费用可大大降低,因而深受企业和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在实际生产应用中,蒸煮袋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破袋”是最为困扰生产商的问题之一。要深入分析蒸煮袋的破袋原因,首先需从蒸煮食品的生产工艺入手。常规蒸煮袋装食品通常采用以下生产流程:原料验收→加工处理→装袋→抽真空→热熔封口→检验→加热杀菌→冷却→干燥包装,其中破袋现象多出现于加热杀菌和冷却环节。
为防止封口污染对热封质量的影响,装袋环节要求填充物量低于袋体容量,且抽真空环节袋内无法达到绝对真空状态,这两种情形将会导致蒸煮袋内残存一定的气体量。当真空处理后的蒸煮袋进行高温加热时,袋内容物的水分蒸发形成水蒸气与袋内残存的气体共同受热膨胀而导致压力骤升,当其超过蒸煮袋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时,袋体薄弱部位会首先发生破裂。另外,在冷却环节,当冷却水进入蒸煮锅瞬间,袋外压力骤降,但由于袋内容物不可能同步冷却而导致内外压力相差数倍,必然引起破袋事故。
目前,业界一般采用反压的方法来控制蒸煮袋的破袋率,即杀菌和冷却环节利用压缩空气向锅内加压,来平衡袋内压力,减少破袋的几率。但这仅是从工艺流程上得到的解决办法,若蒸煮袋本身存在质量问题,那么上述方法就显得舍本逐末,失去了实际意义。
在多次试验后,可发现蒸煮袋的破袋多发于以下几个部位:热封封边处破裂;热封边内侧破裂;由于热封层与外层脱层导致热封边内侧内层破裂。
1. 热封封边处破裂。目前蒸煮袋普遍采用三边封制成平袋或自立袋的形式,由食品企业灌装后进行最后一边的封合,因此在分析热封边破裂的原因时,要区分破裂源。
对于制袋环节的封边破裂,主要是由于热封工艺的不合理而导致封边热封质量不达标。热封工艺是指利用高温热封刀对封口部位的上下薄膜施加预定的压力并保持一段时间,使之变为熔融粘流状态并粘合,经过冷却后具备一定的强度。该工艺的影响因素很多,热封温度、压力和时间相辅相成的影响最大,其中温度起主导作用。热封温度一般在薄膜的熔融温度和分解温度之间,蒸煮袋主要采用CPP膜或HDPE膜为热封层,其熔点较高,热封温度可设在180℃~230℃之间,若温度过低,即使压力再大、时间再长,也无法使薄膜达到熔融自粘状态。反之,温度过高则易使封口部位的膜材在压力的作用下熔融挤出,降低了热封部位的厚度和热封强度。
除了依据薄膜自身的属性设定热封温度,复合层数越少,复合厚度越薄,封刀的温度就要适度降低。薄膜熔融后,在粘流面上施加的压力大小也会对熔融材料的封合产生极大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封刀落下的时候要保证面向内容物的封边内侧压力略小于外侧,这样避免熔接时内侧部位厚度减少,降低封边的热封强度。
对于灌装封口环节的封边破裂,除了同样存在热封工艺的问题,充填食物时的不规范操作易造成待封口部位的污染,从而影响封口强度。
2. 热封边内侧破裂。这种情况指的是封边部位没有发生破裂,但封边根部薄膜却发生拉伸断裂现象,其原因同样在于制袋的热封环节,热封温度、压力设置过大,制袋速率偏慢等综合作用导致封口边缘内层薄膜被压制过薄,使得拉伸强度减弱,耐压能力显著降低。
3. 热封层与其外层脱层,蒸煮袋从热封边内侧内层破裂。复合膜层间脱离,会极大破坏复合膜整体的抗拉强度,造成袋体易破裂。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了解造成复合膜脱层的主要因素。以CPP等薄膜(热封层)——胶黏剂——铝箔——胶黏剂——PET等材料构成的三层复合蒸煮袋为例,脱层现象可能发生在任意两种材料之间,轻微时表现为复合膜在受力部位呈条纹状脱离,严重时蒸煮后呈大面积自然脱离。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1. 胶黏剂的耐湿热粘接强度不够;2. 胶黏剂中固化剂与主剂的比例不当;3. 胶黏剂涂布量不足;4. 熟化时间不足、熟化温度偏低;5. 内层薄膜自身的热收缩率偏大;6. 薄膜与胶黏剂配伍性不符。根据粘附理论,当胶黏剂与被粘物表面张力相等且极性相同时,界面粘附力最强,因此需要合理选配与膜材相适应的胶黏剂。
以上分析说明,蒸煮袋封边的热封质量、复合膜的剥离性是造成蒸煮袋破袋的主要因素,那么应如何控制复合膜的质量和蒸煮袋的热封效果呢?GB/T 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标准是针对蒸煮膜/袋的最新质量和测试标准,它根据产品使用温度把蒸煮袋分为普通级(80℃以下,含80℃)、水煮级(80℃~100℃,含100℃)、半高温蒸煮级(100℃~121℃,含121℃)和高温蒸煮级(121℃~145℃,含145℃)四类,并对蒸煮膜/袋的质量要求和试验方法做了具体规定。接下来将结合此标准提出几点解决性方案。
1. 热封质量
不同膜材、不同结构的复合膜,其热封参数也不一样,建议首先采用热封试验仪模拟生产线封边工艺,通过试验多组热封温度、时间和压力参数进行复合膜封合以获得初步的蒸煮袋试样。热封试验仪是一种由空气驱动系统、热封装置、温度系统、压力系统和时间系统共同组成的仪器,取复合膜置于其上下封头中,待封头达到预期温度后,仪器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自动调节减压阀使气缸达到预期的热封压力,由单片机系统进行计时、控制电磁阀的换向,从而控制上下热封头上下移动,夹紧试样完成封合。
接下来,对蒸煮袋试样进行热封强度测试以判断试验热封参数的合理性。选取最佳参数组合,作为生产线封边的依据。通常材料的热封强度根据检测方法大致可分为拉伸热封强度和膨胀热封强度,即GB/T 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标准所规定的热合强度和耐压强度。拉伸热封强度,是包装材料在受力方向一致、力值均匀的情况下热封处抵抗分离的能力,特别适用于评价软包装袋的开口性,一般采用拉力机测试。首先,分别在蒸煮袋的四面封边部位呈垂直方向上任取宽(15±0.1)mm,展开长度为(100±1)mm的试样10条,以热封部位为中心打开呈180°。把试样两端夹在XLW(PC)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的上下夹具之间,夹具间的距离为50mm,夹持时要注意保持试样轴线与上下夹具中心线重合。以(300±20)mm/min的速率分离上下夹具,读取试样断裂时的最大力值。最终取10个试样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部位的拉伸热封强度,并且需要达到表1中的标准。
表1 蒸煮膜/袋拉伸热封强度要求
类型 | 拉伸热封强度(N/15mm) |
普通级 | ≥7 |
水煮级 | ≥13 |
半高温蒸煮级 | ≥25 |
高温蒸煮级 | ≥35 |
膨胀热封强度测试是评判袋体对袋内气压增大的承受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方法需要借助泄漏与密封强度测试仪,向封装后的蒸煮袋内加压,通过压力的增大观察蒸煮袋的变形情况,记录蒸煮袋破裂的时间和最大破裂力,同时可以检测出整个袋体强度最差的部位(不仅限于热封部位),为蒸煮袋的反压操作提供数据支持。
2. 复合膜剥离性能
要使蒸煮袋复合膜具有合理的剥离力,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改进:
(1)一般选择符合蒸煮要求的双组份聚氨酯胶,高温蒸煮环境要使用专用的耐高温蒸煮胶。
(2)建议电晕处理强度要达到42×10-5 N/cm以上(CPP材料需达到39×10-5 N /cm以上),涂胶量要达到4.5~5g/m2(干)。最好使用80~90线/in(1in=2.54cm)的涂胶网线辊,这样可以确保在合适的涂胶液黏度下有较高的涂胶量。而且在复合前需检查涂胶辊的清洁程度,以确保有一个良好的涂布状态。烘箱要通风好,环境清洁。
(3)蒸煮袋内层薄膜要具有稳定的热收缩率和良好的耐温性、耐油性,防止内容物油脂渗入胶层,造成复合膜分离。
(4)合适的熟化时间和温度,使胶黏剂反应彻底,从而保证复合质量。
(5)对复合膜抽样进行剥离力检测。首先沿样品膜宽度方向均匀裁取宽15±0.1mm,长200 mm的纵、横试样各5条,并沿长度方向将复合膜与基材预剥50mm,将剥离部分的两端分别加于XLW(PC)智能电子拉力机上下夹具之间,使未剥开部分与拉伸方向呈T型(如图所示),以300±50mm/min的速度分离上下夹具,从而获得剥离力平均值。最终5条试样剥离力的算术平均值要符合表2中的要求。
试样加持图示
表2 蒸煮膜/袋剥离力要求
类型 | 剥离力(N/15mm) |
普通级 | ≥0.6 |
水煮级 | ≥2.0 |
半高温蒸煮级 | ≥3.5 |
高温蒸煮级 | ≥4.5 |
3. 耐热性及耐高温介质性
GB/T 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标准较GB/T 10004-1998《耐蒸煮复合膜、袋》标准突出的不同点在于对蒸煮袋的耐热性及耐高温介质性做出了各自独立的试验要求。耐高温介质性测试沿用1998版的规定。而耐热性是2008版标准中的一个亮点指标,要求将复合膜制成200mm×120mm的小袋,充入袋容积的1/2~2/3的水后进行排气密封,置入具有反压装置的高压蒸煮锅,按不同类型的最高使用温度加热杀菌,减压冷却至室温取出,再次检测复合膜层间剥离力和热封强度,以确保蒸煮后无破袋风险。这一新增测试项目虽然增加了测试工作强度,但对蒸煮袋的下游企业却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以蒸煮袋为代表的软罐头凭借其重量轻、体积小、导热快、杀菌时间短以及可较好地保持内容物的色香味等优点,逐渐取代了部分铁罐和玻璃罐。但由于其包装材料的众多性能受制袋、杀菌等工序的影响较大,存在潜在的破袋风险。因此与蒸煮袋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应该建立以试验为指导,以抽检为保障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从根本上杜绝破袋事故的发生。
(文章来源:华夏名流)